发布大量重复铺货产品,会影响买家的体验感及购买决策;对商家来说,会浪费运营/业务的时间和精力,效率低下,同时也会使得流量分散。
那么,我们如何应对呢?
一 重铺相关定义及如何查找重铺品
商品管理 — 商品运营工作台(右上角)—「重铺诊断」


二 重铺治理相关节奏
计划2025年10月上旬正式生效。


新发品重铺治理:系统对新发重铺品进行抽查拦截重复铺品将无法发布成功:时间待定
三 搜索匹配升级
标题、副标题、商品属性共同作用于搜索匹配。
副标题与原关键词框区别:
①核心区别是关键词并未展示给买家,而副标题当与买家搜索内容匹配程度高时,副标题有机会直接展示给买家
②副标题相关知识点:非必填(但建议填写,用于搜索匹配,权重与主标题一致),128个字符,除了产品核心词外不与标题重复(建议充分利用这128个字符,从更多维度如卖点、应用场景等来描述商品),副标题也不能与标题、属性、图片冲突(如冲突,不会被用于搜索匹配)。
四 商家怎么做?
1 调整运营和业务员分工
重铺是以店铺维度进行判定的,只要是同一产品,即便不同子账号发布依然会判定为重铺。
2 强化标杆品优势(优爆品)
将重铺品内的优质信息补充到标杆品上
包含有效曝光词、多视角图片、优质的详情页、更丰富的SKU、更有竞争力的价格等,进一步夯实标杆品的流量获取及承接能力。
集中运营资源,利用标杆品收割更多商机
广告预算、橱窗位、运营优化动作均聚焦在标杆品或非重铺品身上。
3 将重铺品删除/下架
4 优爆品被判定为重铺品怎么办?
① 保留想要成为标杆品的重铺品链接,其他重铺品删除
② 6月底上线替换标杆品的功能
不认可的标杆品有一次替换机会(并非每月一次,而是总共仅有一次机会)
5 如果商品被误判重铺怎么办?
商品运营工作台-重铺诊断-重铺品旁有「去反馈」按钮,点击后需说明重铺品与标杆品的核心差异,72小时内审核。如本质上是同一个商品反馈会被拒绝。

6 发布类似产品,如何避免重复铺货?
① 发不同规格的产品,且属性不同
② 可以在交易赛道和商机赛道各发布一条
③ 同款商品,同时在海外现货和常规赛道发布。
④ 发布在不同类目中
⑤ 发布差异化产品:标题,副标题,关键词;主图和详情页;自定义属性和型号;价格;
系统检测标准和严格程度基于不同行业以及类目会存在差异,大家新发品时候可以根据实际类目检测情况测试并优化。
7 如何修改重铺链接
① 修改产品信息:修改产品销售参数,核心可区分非同一产品的参数信息,例如工业行业型号等属于持有销售参数可区分是否为同一产品,部分行业可用。修改为类似产品
② 后台点击“去反馈”申诉(图片+文字,充分证明重铺品和标杆品的差异即可),平台72小时内审核
注意:先修改再反馈,修改完成之后一定要裁图再提交,否则需要二次返回截图,如果审核不通过,要等次月6号才能再次反馈
8 发布多少产品合适?
类似产品信息尽量集中在一款产品上。如果为了覆盖关键词以及防止资源内耗(广告与自然流量相冲突),推广的关键词可以对应3-4款产品。我们要利用好标题,副标题和属性,如果关键词太多,无法全部覆盖,可参考第6点。
五 常见问题
问题1:外形相同但型号不同的产品是否算重复铺货?
如果型号不在销售属性中,但作为决定商品是否为同款的核心区别点,则可以分开发。比如电子元器件的不同型号,即便图片几乎完全相同,但因为不同型号是不同的商品,分开发也不会被归入重铺。
问题2:不同规格物流信息不同,合并发品导致信息不准确,怎么解决?
发品时,填写不同规格后,在“物流信息”处可以打开右侧开关—按商品规格设置重量体积,即可满足根据不同规格填写不同物流信息。如下:

问题3:部分直通车等级要求推广品数或开全站推商品门槛数,未来是否会调整?
广告业务后续会根据全站水位视情况调整。
问题4:为什么重复铺货的产品编辑后依然显示是重铺品?
平台根据太平洋时间(PST)上个月最后一个自然日的商品信息进行全店诊断,每月6日更新重铺诊断结果。除非“去反馈”审核通过,不然依然保持本轮重铺诊断结果不变。建议对重铺品做下架处理,如非要编辑的话,编辑后依然保持重铺品标签,直到每月6日平台更新最新的重铺检测结果,可于每月7日重点查看。
问题5:主图、标题、关键词修改后,仅属性相同是否算重复铺货?
平台重铺模型会根据多个维度去判断是否重铺。如果属性都完全相同,只是换个标题和图片大概率仍是同一个商品会被检测为重铺。